彩票中心在什么地方介绍Position

你的位置:彩票中心在什么地方 > 彩票中心在什么地方介绍 > 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竟让彭老总大发雷霆,周总理带头炒面

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竟让彭老总大发雷霆,周总理带头炒面

发布日期:2024-12-21 18:25    点击次数:131

前言

1950年3月,身负保家卫国重任的志愿军正在朝鲜前线极其恶劣的作战环境下与敌人殊死拼杀,然而此时,作为总指挥的彭老总却突然从繁忙军务中抽身,乘坐飞机经由东北转机回北京。

抵达北京之后,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彭老总火急火燎地赶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前线情况,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前去参加中央军委会议。

会上,彭老总无比痛心地向大家介绍志愿军在衣食住行上遇到的重大困难,提出希望国内全面支持的请求,然而一些参会人员却面露难色,开始推三阻四。

此时越听越愤怒的彭老总气得双手微微颤抖,忍无可忍地发飙了:“这也困难,那也难办,你们整天在干什么?你们到朝鲜前线去看看,战士们住的什么,吃的什么?”

说到这里,一向铁骨铮铮的他不禁眼眶泛红,那么当时志愿军到底吃的是什么?为何会让彭老总急得当众大发脾气?

一、抗美援朝后勤保障难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借机派兵发起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不久之后,美军如横扫无人之境般挥师北上,试图将战火烧到刚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新中国。

展开剩余93%

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百废待兴,但是面对严重威胁,我国没有选择一味忍让,而是以超凡的气魄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作出抗美援朝的重要决策。

10月中旬,在漆黑如墨的夜色掩护下,彭老总率领志愿军兵分多路,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作战,然而不久之后,朝鲜前线便传来志愿军后勤保障不足的坏消息。

中国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古至今,后勤始终是战争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这直接关系军队能否连续作战,而在志愿军还没有出发前往朝鲜时,东北军区后勤部便紧锣密鼓地展开筹备后勤物资工作。

志愿军入朝前,东北军区累计筹集储备粮食1.67万吨,食用油400吨,干菜920吨,这为志愿军顺利进入朝鲜以及取得前期胜利提供重要支持,然而做好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后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远远超乎国内预料。

等到战争真正全面展开时,后勤保障却开始疯狂拖后腿,成为彭老总的心头大患。

过去我军在国内作战补给主要依靠就地取材和取之于敌,一直都是坚持“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战略,但是抗美援朝战争是志愿军首次远赴他国作战,身处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根本没有办法按照老办法就地解决补给问题,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国内供应上。

狡猾老道的敌人深知志愿军与后方的距离较远,后勤运输线极其漫长,因此敌人借助空军优势,持续派出上千架战机,不分昼夜地朝志愿军后勤运输线发起轰炸,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比如,1951年4月8日,敌人出动战机来到志愿军仓库,大量燃烧弹倾泻而下,直接将84节火车皮物资毁于一旦,其中有287万斤粮食,33万斤豆油,还有数不胜数的作战装备,这对志愿军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为了确保极其有限的物资能够送到一线志愿军手里,后勤保障只能冒着火光冲天的炮火,不断修复被敌人摧毁的补给线。

刚进入朝鲜时,志愿军配备有400辆用于运输物资的汽车,然而仅在战斗打响的三天后,便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一半。

除了补给线遭到封锁之外,刚进入朝鲜的志愿军便面临高强度的持续运动作战,每日忙于应对敌人的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自己生火做饭。

加上美军军机几乎24小时在朝鲜上空盘旋,生火做饭的火光和炊烟都有可能导致志愿军暴露目标,吸引美军军机的注意。因此,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后勤保障成为志愿军前进路上的一大“拦路虎”。

不久之后,随着后勤保障跟不上的问题越发严重,断粮饿肚子反而成为前线部队的家常便饭,志愿军常常匍匐在雪地里受冻挨饿,偶尔抓起一把冰冷的雪塞到嘴里解渴。

有次,正在高强度作战的志愿军第42军战士已经断粮三四天,无奈之下,战士们只能徒手从土里挖土豆吃。

当时朝鲜正在经历百年难得一遇的寒潮天气,这些在低温环境下的土豆硬得像块石头一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会把志愿军的牙齿崩坏。

有的连队弹尽粮绝时会从地里挖野菜充饥,其中有些志愿军挖一种名为“拖拉机草”的植物,但是吃完之后却鼻子流血。

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在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上,有不少士兵因连日吃不上饭而昏迷过去,甚至因此失去生命。

无数战士们趴在雪地里忍冻挨饿的场景,如同锋利刀片一样划在彭老总的心上,面对持续跟不上的后勤保障,心急如焚的彭老总决定在百忙之中抽空回国。

然而,在中央军委会议上,一些人因考虑到当时国内经济建设工作繁忙,不仅没有正面回答彭老总提出的请求,还试图以经济建设等各种理由转移话题,这才使得爱兵如子的彭老总大发雷霆。

“他们不仅因为敌人的打击而死,还有被饿死、冻死的,可是他们一个个都是年轻的孩子啊,难道国内不能为他们克服困难吗?”说到这里,彭老总几度哽咽,眼眶变得湿润。

彭老总一阵怒吼结束之后,整个会议室安静得连根针掉下去的声音都能听到,其中绝大部分参会人员与彭老总相识已久,深知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的脾气秉性,知道他一向对事不对人,但是眼看彭老总已经动怒,大家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正在大家面面相觑时,理解彭老总为何怒气冲天的周总理说:“彭老总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解决现在的问题。”

在得到周总理郑重其事的承诺之后,彭老总悬着的心放了一半,但是他又提出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在战场形势严峻,我不能在国内久留,必须立刻赶回前线。”

也就是说,这一问题依旧要由国内解决,此时同样心系前线战事的周总理急忙说:“您先回去,我来解决。”

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食物比较适合当做志愿军的粮食呢?这一无比棘手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中央和负责志愿军后勤的东北军区后勤部面前,使得不少领导夜不能寐。

二、周总理带头炒面

对于东北军区后勤部来讲,筹备志愿军后勤物资犹如泰山压顶,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太多、太大”的问题。

早在初期,东北军区后勤部曾经尝试大量生产压缩饼干支持志愿军战斗,但是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东北地区也百废待兴,根本无法投入大量资源生产成本较高的饼干,而且饼干体积并不小,不方便连续辗转作战的志愿军携带。

后来,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巨奎突然想到十几年前,西路军曾在祁连山遭遇重挫,脱离队伍的他不得不通过沿街乞讨勉强维持生活,途中经过青海等地时吃过当地热心百姓给的炒面。

不过,这种炒面可不是如今人们在大街上随处看到的热喷喷的炒面,而是一种用面粉、黄豆粉、盐等材料放在一起炒熟的干粮,炒面不需要生火炒熟,只需要和点水就吃,热量比较高,吃一把便能维持一整天的作战。

另外,炒面不仅方便志愿军携带,还比较容易保存,而且加工程序并不复杂,国内制作起来比较简单,恰好能够满足志愿军的作战需求。

但是,炒面到底适不适合运送至前线当做志愿军的口粮,还要由正在前线和敌人生死厮杀的志愿军说了算,于是李聚奎二话不说下令让后勤部连夜赶出一批样品,并且立刻运送至前线。

看到这批样品之后,彭老总原本紧蹙的眉头有所舒缓,嘴角弧度慢慢上扬,高兴地说:“好!”

彭老总专门让人给东北军区后勤部发送电报,告诉他们在制作干粮之前要将所有材料洗一下,尽快制作大量炒面送至前线,因此炒面也登上了朝鲜前线,与志愿军一同和敌人血战到底。

自1950年11月下旬起,即第二次战役发起前后,东北军区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意见,开始组织大量人员生产炒面,源源不断地将大量炒面送至前线。

不久之后,东北举行一场名为“炒面煮肉会议”,周总理特意从北京风尘仆仆赶来参加会议。

经过讨论之后,会议立下在一个月之内生产650万公斤炒面和52万公斤熟肉的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仍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前线志愿军的温饱问题,前线志愿军每个月需要的炒面数量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这给东北军区带来天大的压力。

按照每个志愿军每月需要的三分之一供应的话,东北军区每个月必须要制作741万公斤炒面并且安然无恙地送到前线战场上,才能满足志愿军的需求,因此即使东北军区投入所有资源全力以赴生产炒面,也没有办法以一己之力满足前线的需求,最多只能生产500万公斤炒面。

知悉东北军区确实面临困难之后,周总理立刻给东北、华北、中南各省发布任务,要求各省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面投入场面生产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于是这年冬天,华夏大地上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炒面运动,炒面特有的香气从北京向四处溢出。

当时春节即将到来,绵绵瑞雪正在装饰中华大地,而原本理应欢喜准备过大年的家家户户却掏出了所有余粮,男女老少纷纷动手,家家户户都生火开炉做炒面,甚至人们还顶着寒风在大街上支起大锅,24小时轮流无休地制作炒面。

如果刚好遇到制作炒面的百姓家里还有核桃、花生之类的坚果,他们便会将坚果细细碾碎之后与面粉等材料一起将炒面炒至喷香。每当能够吃上有坚果碎的炒面,志愿军都会兴奋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地方落实炒面任务,日理万机的周总理还会抽空前往北京一些地方视察炒面情况,亲自动手和人们一起炒面。

早在烽火连天的革命时期,周总理左臂曾经受过重伤,因此他在炒面时只能依靠右臂发力反复翻炒,不久后他的额头开始渗出汗珠。

一旁看到周总理正在吃力炒面的女同志心疼不已,急忙上前抢过他的手中的锅铲说:“总理,我来吧,”

周总理没有放下锅铲,而是摇了摇头说:“不要紧,我们在国内受点累算不了什么,要做好炒面,给前线正在艰苦作战的志愿军当干粮,支持他们打赢战争!”后来前线战士得知连公务繁忙的周总理也带头为他们制作炒面时大受鼓舞,整体作战士气越发高涨。

在周总理等一众领导的带领下,国内仅花费20多天便将首批2000吨炒面送至抗美援朝前线,如果没有老百姓毫无怨言地无条件支持,一穷二白的中国想要打赢这场敌我悬殊的抗美援朝战争绝非易事,这再一次将中国军民团结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一把炒面一把雪

大量炒面被送至朝鲜前线之后,每天顶着炮火四处作战的战士们随身背着一个布口袋,里面装着国内制作好的炒面,每当饥饿时便从口袋里抓出一把冻得硬邦邦的炒面塞到嘴里,接着再抓起几把雪,用嘴巴的温度将雪融化成水与炒面混合在一起,这样便可以填饱肚子,继续与敌人战斗到底,因此也有了“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说法,这是志愿军在朝鲜前线最真实的写照。

一般来讲,志愿军会将炒面放在布袋子里,一次大约只能装五到七天的干粮,这最多只能支持志愿军连续作战一星期,当弹尽粮绝之后,志愿军的攻势可能会戛然而止,因此美军也将此形象地称为“礼拜攻势”。

事实上,相比较美军的后勤保障,炒面可以说是一种无比简陋的野战食品。当时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食物是罐头,一种是以肉类为主的罐头,一种是以饼干为主的罐头,后者里面还包括咖啡等各种速溶饮料。每天志愿军还能吃到巧克力、口香糖等小零食。

除此之外,每当遇到一些重要节日,美军还可以吃到专门的节日餐,以感恩节为例,当天普通美军可以吃到美味可口、四处飘香的烤火鸡,还有金黄酥脆的薯条、水果蛋糕等等,甚至还可以浅酌一杯鸡尾酒。

对于经常断粮断水的志愿军来讲,能够吃上一口炒面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这一把无比简陋的炒面饱含祖国人民的深情和期待,始终鼓舞着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奋力与敌人厮杀,将敌人拦于国门之外。

根据统计,自从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到1951年6月第5次战役结束,国内总共往前线运输炒面3万余吨,占据往前线运输粮食总量的16.7%。

但是,由于作战时间长,志愿军一直靠炒面充饥,不久后一些志愿军便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加上为了躲避敌人军机,志愿军经常会选择在夜间出动,白天常会躲在阴暗潮湿的坑道,很少看到明媚的阳光,因此不少志愿军得了夜盲症,严重影响我军夜间作战。

1951年,负责抗美援朝战争后勤工作的洪学智回国汇报情况,其间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听闻不少志愿军因缺乏营养得夜盲症时,毛主席眉头紧皱,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关心地说:“应该给战士们增加营养,给他们每天吃一个鸡蛋,这我们应该还是可以实现的吧。”

洪学智急忙说:“鸡蛋还是有的,但是想要运到前线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多次转车,还需要想方设法躲避敌人的狂轰滥炸,很有可能还没送到前线便碎了。”

此时心系前线志愿军身体健康的毛主席仍旧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想想办法嘛。”后来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国内往前线运送黄豆、花生等营养食品给志愿军们补充营养,同时志愿军也从朝鲜当地百姓学到一些治疗夜盲症的偏方,不久之后,许多志愿军的夜盲症便有所好转。

除此之外,在战线比较稳定后,为了尽最大可能让志愿军能够吃上一口热饭,前线志愿军开始在坑道口搭建小房做饭。

等到第五次战役后,占据一定优势的志愿军转入阵地战,伙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当时负责保障工作的后方部队可以就地生火做饭。等到晚上,炊事员便会将热饭送至一线不能生火做饭的部队。

一些条件比较可观的部队还会主动想方法改善伙食,有的部队会在驻扎的地方种豆芽等各种菜,这样志愿军也不至于一点青菜都吃不上。等到1953年,志愿军吃上肉和蔬菜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虽然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志愿军仍然会面对有上顿没下顿的困境,但是相比较刚进入朝鲜时,志愿军的伙食条件已经好了许多。

事实上,当时志愿军的伙食和美军相比仍是天壤之别,但是就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儿,每天吃着干涩、难以下咽的炒面,不抱怨、不退缩,用尽所有力气将吃好穿暖、武器精良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不敢再靠近我国边境一寸。

结语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全球闻名的交战双方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现代战争,最初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民族刚刚摆脱战火,国家仍面临诸多困难,而对手又是屡战屡胜的美国,所以这场战争打不得。

但是高瞻远瞩的毛主席认为,不仅应该要打,还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最后结果也证明,伟人的决策是正确的。

经此一战,中国人民彻底粉碎敌人想将出生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痴心妄想,为新中国建设争取到宝贵的发展环境,使得新中国真正在世界之林站稳脚、屹立不倒。

这场被载入史册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给无数中华儿女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继续为开创美好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砥砺前行。

发布于:天津市

下一篇:没有了
TOP